北京通州区水仙园小区通过创新改造模式,实现上下水改造率和外窗护栏拆除率"双百"目标。项目总投资1.35亿元,惠及1127户居民,新增适老适幼空间2600平方米,首创"省心装"服务实现室内外同步更新,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通州区水仙园小区作为北京城市更新的典范项目,通过系统性改造让24栋老楼焕发新生。这个建成于1999年的社区,在经历二十余载风雨后,终于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老旧小区改造的"双百"如何炼成
该项目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实现了上下水改造率和外窗护栏拆除率两个百分之百的突破。这得益于创新的"EPC+定标分离"模式,让居民全程参与改造决策。通过组建居民质量监督组、设立楼栋管家等举措,将3500多位居民的实际需求精准转化为改造方案。1.35亿元的投资不仅更新了基础设施,更重塑了社区功能,新增的2600平方米适老适幼空间,让"一老一小"群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省心装"服务开创居家改造新范式
项目首创的"旧楼改造+旧居装修"并轨模式颇具亮点。同一支施工队伍在完成公共区域改造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有偿室内装修服务,实现"内外兼修"的同步更新。这种创新既减少了重复施工的扰民问题,又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了装修成本。特别为70岁以上老人配备的"安全三件套",从防滑地砖到紧急呼叫系统,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改造后的水仙园不仅硬件升级,更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补齐了社区服务短板,让老小区焕发持久活力。
从水仙园的蜕变可以看出,成功的旧改项目需要兼顾"硬件改造"与"软件服务"。这个案例证明,只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创新工作机制,老旧小区完全能够实现品质跃升。其经验正在北京全市推广,为更多"老破小"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 AI整理生成 -




